位於遙遠南半球的澳洲是全球第六大葡萄酒出產國,這裡的紅葡萄酒就像我們印象中的澳洲人一樣,有著奔放不羈、熱情似火的性格,
現在我們走進超市的葡萄酒專區一定都能看到幾瓶來自澳洲的葡萄酒,價格從低到高都有,不過你知道哪些品牌的紅葡萄酒最能夠代表澳洲嗎?
這篇文章我會為你介紹四個澳洲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並且選出了七款最值得推薦給大家入手的澳洲紅葡萄酒!
想要快速找到紅葡萄酒推薦名單的話,可以直接“點選”下面文章目錄中的『澳洲紅葡萄酒推薦』標題哦:)
文章目錄
澳洲葡萄酒產區介紹

葡萄酒在十八世紀左右由歐洲移民帶入澳洲,身為新世界產區中的佼佼者,澳洲酒商知道如何運用科技,有效率地人為控管葡萄的生長環境與釀酒。
澳洲主要產酒區集中在東南部鄰近海岸的地區,越靠近海岸線的地區氣溫較暖和、濕度也較高,越往內陸則是日夜溫差越大,
由於是採用人為方式培養葡萄,因此澳洲可以培育的葡萄品種非常多,在這裡我就不一一列舉,讓我們把目光集中在釀造紅酒的紅葡萄就好吧!

澳洲種植面積最廣的紅葡萄品種是來自法國隆河產區的希哈(Syrah,在澳洲被稱作Shiraz),
另外一種叫做卡本內蘇維濃(Cabernet Sauvignon)的紅葡萄也很常見,緊接在後的是嬌貴小公主黑皮諾(Pinot Noir)。
為了幫助大家在挑選澳洲紅葡萄酒的時候思路可以更清晰,下面會我列舉出這三種紅葡萄各自優秀的產區。
不過,在開始介紹之前讓我們先來講點簡單的澳洲地理課:

澳洲東南部的葡萄酒出產區有兩個地點最多人關注:
- 第一個是鄉村小城市『阿德雷德』所在的南澳大利亞
- 第二個是澳洲第二大城鎮『墨爾本』所在的維多利亞州
-南澳大利亞(South Australia)-

南澳大利亞,這裡是個人人稱羨的葡萄酒國度,氣候炎熱乾燥,全澳洲共有一半以上的葡萄酒產於南澳的葡萄園,
其中又以巴羅莎谷和麥克雷倫谷出產的紅葡萄酒最為著名,而且剛好這兩個產酒區都距離阿德雷德市中心不遠,開車大約四十分鐘就可以到達。
巴羅莎谷(Barossa Valley)

巴羅莎谷是全澳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從十九世紀50年代開始生產葡萄酒,因此在當地還可以找到幾株樹齡超過百年的葡萄老藤,
而巴羅莎谷種植最多的葡萄品種就是希哈,在乾燥炎熱的氣候條件之下培養出大量果皮顏色超深,甜度又高的希哈葡萄,
陽光照射得越強烈、越熱情,葡萄皮帶有的紅色素以及單寧含量就越高,果實裡的糖分也會增多。

紅色素越高、釀成紅葡萄酒後的酒色會越深,糖分越高、葡萄酒的酒精濃度也就越高,至於單寧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構成葡萄酒口感的物質,
因此巴羅莎谷所生產的希哈紅酒大多是酒色深、酒精度高,口感非常濃郁且強勁的。
而除了希哈葡萄之外,卡本內蘇維濃葡萄同樣也很適應巴羅莎谷的生長環境,
有時還可以見到釀酒師將希哈與卡本內蘇維濃混合釀製而成的卡本內-希哈(Cabernet-Shiraz)紅酒呢!
麥克雷倫谷(Mclaren Vale)

地點稍微往南、往海岸線靠點,我們會來到另一個澳洲最佳葡萄酒產區,
麥克雷倫位於阿德雷德市區的南方,這裡有山、有海,還有全澳洲最年邁的老葡萄藤,
由於位置靠近海岸線,經由洋流調節過後的麥克雷倫氣候會比巴羅莎谷較溫和些,
主要生產的葡萄品種也是希哈和卡本內蘇維濃,出產口感濃郁厚實卻又不失高雅的精緻紅葡萄酒。
-維多利亞州(Victoria)-

讓我們再把時間回溯到1850年代,維多利亞州葡萄酒歷史與美國加州葡萄酒有著差不多的脈絡。
故事發生在距離現今墨爾本市區不遠的巴拉瑞特(Ballarat)小鎮,這裡是當時淘金熱潮的主要發跡點之一,
當時人們在地底下發現超高的含金量,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民眾前往挖礦,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歐洲的移民,
這些歐洲移民們具有葡萄栽種與葡萄酒的釀造知識,後來故事的發展相信大家都可以猜到了,
沒錯,歐洲移民發現維多利亞州非常有發展葡萄酒產業的潛力,於是開始將歐洲的葡萄品種引進並全心培養,一個新興的葡萄酒產區就此誕生!
由於於居澳洲大陸極南端,氣候相對更為寒冷,再加上綿延起伏的地形,維多利亞州是整個澳洲風格最多變化的葡萄酒產區。
雅拉河谷(Yarra Valley)

雅拉河谷是維多利亞州最早種植葡萄的區域(1838年),同時也是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與前兩個介紹過的南澳產區比起來,雅拉河谷的氣候明顯寒冷許多,
也因為氣候的寒冷,雅拉河谷可以產出品質優秀的白酒與氣泡酒,而紅酒的部分則是以黑皮諾葡萄品質最佳。
黑皮諾本身就屬於皮薄且單寧含量不高的葡萄品種,因此在冷冷的氣溫之下可以釀就口感均勻飽滿、果味豐沛的紅葡萄酒,
而除了黑皮諾之外,雅拉河谷也有栽種一些希哈和卡本內蘇維濃,與南澳相比,維多利亞州的紅葡萄酒普遍味道偏酸,口感較輕盈,但相對的也少了些層次感。
摩寧頓半島(Mornington Peninsula)

位於墨爾本市區東南邊的摩寧頓半島是當地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有到墨爾本旅遊的話記得來泡溫泉!),
同樣也是以黑皮諾為作為最主要栽種的紅葡萄品種,由於半島的地形,生產葡萄酒的產區又與海岸線更加靠近,年平均溫度隨之下降,
在摩寧頓半島寒冷氣候條件下生長的黑皮諾富有更多的酸度,口感纖細迷人,但紅酒受歡迎的程度似乎不比白葡萄酒來得高。
延伸閱讀:原來摩寧頓半島一日遊可以這樣玩!必去的8個景點全部幫你整理好
到這裡我先來做個簡單的小結,順便幫大家整理一下思緒:
產區 | 優秀紅葡萄品種 | 紅葡萄酒特色 |
1.巴羅莎谷 (南澳大利亞) |
| 氣候最炎熱乾燥,紅葡萄酒口感最濃郁豐厚。 |
2.麥克雷倫谷 (南澳大利亞) |
| 氣候較溫和再加上有海洋調節,紅葡萄酒口感厚實卻又不失高雅。 |
3.雅拉河谷 (維多利亞州) |
| 氣候寒冷乾燥,紅葡萄酒口感均衡飽滿,酸度略高且果味十足。 |
4.摩寧頓半島 (維多利亞州) |
| 氣候最寒冷,年平均溫度低,紅葡萄酒酸度特高,口感最輕盈。 |
澳洲紅葡萄酒推薦

接下來就是推薦紅酒的部分啦!在挑選澳洲出產的紅葡萄酒時我們可以”比較“不那麼看重年份(因為是運用現代科技管理,品質相對穩定許多),
與此同時,我們需要做的是把焦點著重放在葡萄品種和產區上,下面我選出了7款澳洲紅葡萄酒推薦給大家,並將它們分成兩大類:
- 首推酒款:不看價格只看品質,5款著名產區中最能夠代表澳洲的紅酒,不過有2款似乎只能在澳洲當地才買得到。
- 平價酒款:2款CP值最高的紅葡萄酒,一張小朋友就可以入手,在台灣超市裡也很常見。
這5款必買!澳洲的味道就是如此
澳洲紅葡萄酒 | 介紹 |
1.Wolf Blass black label
|
禾富酒莊的創立人Wolfgang Franz Otto Blass是個德國人,他先後在法國及英國學習釀酒技術,於1961年選擇落腳南澳的巴羅莎谷,並建立了屬於自己的葡萄酒莊,取名為Wold Blass。 酒標上的老鷹是德國國徽的象徵,而這款混合希哈與卡本內蘇維濃的黑標酒款在1973年推出後隔年就在墨爾本葡萄酒展上獲得了獎項,隨後的幾年也都陸續有不錯的表現! |
2.Penfolds BIN 389
|
創立於1844年的奔富酒莊是現金澳洲第二大的葡萄酒商,截自目前共有三位經營者輪番接手,而奔富酒莊始終如一地為葡萄酒添加創新的新元素。 "BIN Wine"系列是以酒窖中陳架上的標示來為不同款的葡萄酒命名,這個傳統始於1959年,雖然BIN 389不是最昂貴的,但卻是粉絲最多的酒款。 |
3.Glaetzer Amon-RA
|
格萊佐家族是最早在巴羅莎谷栽培葡萄、釀造葡萄酒的酒莊,創始人於1888年從家鄉德國離開,來到了南澳的巴羅莎谷,葡萄酒釀造工藝一代傳承一代,現在的格萊佐可以說是巴羅莎谷數一數二的精品五星級酒莊。 Amon-Ra靈感源自於埃及神話中的眾神之王,酒標上的眼睛名為全視之眼,寓意著人有觸覺、味覺、聽覺、視覺、嗅覺與思維六種感官,而釀酒師兼酒莊主人Ben希望的是打造一瓶吸引飲者六種感官的希哈紅酒。 |
4.Pepperjack Shiraz
|
胡椒傑克酒莊創立於1996年,在開始釀造葡萄酒的兩年後釋出釋出了第一批的希哈紅酒,短時間內便出現在多間餐廳和酒吧的葡萄酒單之中。 雖然胡椒傑克的葡萄酒沒有什麼輝煌的得獎紀錄,但如果你問澳洲當地人:哪瓶澳洲紅酒是你的最愛?有很大機率得到的回答會是這瓶胡椒傑克的希哈紅葡萄酒。 |
5.Stonier Pinot Noir
|
司徒妮酒莊建立在涼爽的海岸上,酒莊創始人Brian Stonier原本只是個業餘的葡萄酒愛好者,1978年他開始在摩寧頓半島種植夏多內白葡萄,四年後(1982年)又新增了黑皮諾紅葡萄。 隨著對於釀造葡萄酒的興趣越來越濃烈,Stonier進而全心投入自己的葡萄酒事業中。如今他的酒莊已是摩寧頓半島上數一數二的著名酒莊,並開始在國際競賽中展露頭角,享譽國際。 |
千元有找,這2款便宜到可以閉眼買
推薦酒款 | 介紹 |
1.Yellow Tail Shiraz
|
黃尾袋鼠是由來自義大利西西里的Casella家族創立的葡萄酒品牌,以自家的釀酒理論在澳洲釀造價格平易近人的葡萄酒。 在台灣的全聯或是小超市幾乎都能看到這隻黃色袋鼠,不同顏色的酒標代表著不同葡萄品種,就葡萄酒產區在西澳的紅酒而言,卡本內蘇維濃會是最精彩的酒款。 |
2.Jacob's Creek Classic Shiraz-Cabernet
|
傑卡斯是在澳洲商業規模非常大的酒莊,而整個酒莊的故事起源於一條名叫『傑卡斯Jacob's』的小溪流,1847年酒莊創辦人Johann Gramp在這條位於巴羅莎谷的小溪邊開始種植葡萄。 如今,屬於他們家的葡萄園已經遍佈南澳的巴羅莎谷、庫納瓦拉、阿德雷德丘和伊甸谷,知名度更是走出澳洲大陸,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
發佈留言